会议与资讯
发布日期:2023-05-19 22:06:45 来源:中国卫生学术与艺术网 阅读量:
一
工作背景
二
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统筹谋划
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做好顶层设计,将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与医疗、科研摆到同等地位,将建设健康促进医院纳入医院发展规划、服务宗旨、目标责任考核,成立领导组织和机构,制定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成立由院领导牵头、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设立健康教育管理办公室、健康教育管理中心,配备专职人员,统筹配套健康科普的人、财、物资源,构建起“院、科和专家的三级健康促进管理网络体系”。
(二)加强体系建设, 为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2018年率先成立了南京医科大学健康管理学系,加强健康科普人才培养,构建健康教育管理学科体系,提升健康科普人才能力水平。根据医务人员专长,选拔热心科普、善于科普的专家、名家以及青年医务人员,组成一支权威、专业、高效的科普队伍。建立医院健康科普专家库和健康科普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通过省科普平台、医院平台、媒体平台等开展权威专业高品质健康指导,定期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培训和学习,提升健康促进水平和质量。
(三)搭建健康教育平台,提升健康教育科学性与针对性
医院一方面高度重视和传统主流媒体的合作,同时与新兴媒体进行有效结合。搭建网站、微信、微博、院报、演播室等各类传播平台,鼓励医院各临床科室和专家开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传播平台并加强规范管理,同时扩大和省市科协、疾控、新闻媒体等优势合作,形成强大的健康科普融媒体矩阵,搭建起科普 传播的“网格化、数字化”有效途径。
(四)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医务人员的科普热情和活力
医院每年开展各类健康科普主题的评比表彰活动,评选“科普优秀集体”、“科普达人”并在医院工作会议上予以表彰奖励。制定了全院《临床科室健康教育与促进的工作考核办法》,鼓励各科室根据专业特色和患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与教育活动。医院建立起了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和促进工作电子档案》,用于记录医护人员在健康促进与教育具体工作,包含各类义诊、讲座、出版的科普图书、科普研究课题等内容,根据健康科普工作档案记录,对有典型、代表性科普品牌成果的予以奖励和表彰,并在职称晋升、评审评优、表彰奖励等挂钩。
三
推进成效
(一)营造全员参与氛围,形成自觉行为习惯
医护人员将健康促进与教育融入到日常工作,医院80%以上的医护人员主动积极投入到健康促进和教育工作中,打造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热心科普、善于科普的学科带头人作为专家库成员,带头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目前在库人员高级职称52人,覆盖全院众多科室。各级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健康日义诊、讲座、病友会等活动,2020年,通过网络直播、线下活动等各类方式开展的院内外健康科普活动累计达2000余次,受惠民众达到300万余人次。
(二)聚焦社会需求,精准服务广大群众健康
针对不同受众群体需求开展“精准健康科普”,如对急诊、门 诊、住院患者,开展急难危重症、常见病多发病、特色病种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鼓励专家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围绕不同群体关心的急、慢性疾病,职业病以及急救、自救技能等内容,提供全方位、全覆盖、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普及。以专科疾病为特点组建了200多个患友会,如耳鼻咽喉科创办省内首家“无喉沙龙” ,帮助喉癌患者树立信心、重新发声。推行全人关怀理念,组建跨专业合作团队,开展临床社工服务项目、病友互助小组、家属减压小组等人文服务。
(三)创新科普形式,精心打造“仁医科普文化”
依托医院高清演播室,建立医院电视台“仁医直播间”,同时与媒体深入合作,创建融媒体宣传阵地,2020年开展专题栏目100余档;搭建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体矩阵,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多角度健康传播模式。通过演唱会、话剧、歌曲、漫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科普“唱给你听”、“演给你看”。乳腺外科医师作曲、编剧的《唯有爱》交响音乐会在江苏大剧院深情唱响,通过深度挖掘肿瘤患者心路历程、重获精彩人生的故事,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患者心理问题,推动心理社会医学的发展。两位急诊医生编排的急救三部曲“白金十分钟”、“海姆立克 的拥抱”、“灾难来临”等科普视频获得上千万点击量,登上学习强国,被群众编排成广场舞广泛传播。联合江苏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成立“鸣医”健康科普传播中心,上线 “健康小蓝书”全媒体科普小程序,扫码即可获得权威、原创的科普健康知识。
(四)加强成果产出,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广受好评
医护人员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将医学专业知识编辑出版成可读性强、趣味性强的科普作品,如《生命开始的前100天》、《聊聊房颤那些事儿》、《常见病的预防及康复》等数十本科普图书,共制作各类视频200余部,受到了社会大众广泛好评。在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我院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普及了健康知识,提高了公众健康水平。医院在2019年复旦大学《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中,健康管理位列全国第4名,医院获得中华医学会科普大奖以及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奖、新时代科普作品大奖赛一等奖、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表演类总决赛特殊贡献奖等荣誉。
四
推进成效
医院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有着独特的优势,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以往存在重临床、重科研、轻健康教育的理念,导致医务人员参与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健康知识普及效果不够明显。为此鼓励激励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我院在逐步完善相关知识库和标准的健康科普知识体系,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推进将健康教育工作各项激励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积极营造全院全员参与健康教育的机制和氛围,提升广大医护人员对健康教育工作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使医务人员自觉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图片展示
我院健康科普团队亮相全国大赛
健康科普进高校
健康科普征集大赛现场
江苏省人民医院联合凤凰传媒成立健康科普“鸣医传播中心”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科普活动现场
健康促进专委会学术年会现场
健康促进专委会现场
来源:中国医院协会
编辑:玛 雅
审核:治 鑫
通联:吴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