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与资讯
发布日期:2021-11-27 00:13:03 来源:中国卫生学术与艺术网 阅读量: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11 月 25 日消息,研究者在来自博茨瓦纳的基因组测序数据中发现了新冠病毒的变种 B.1.1.529。该变种在非洲导致的病例数量正急剧上升。
南非一家传染病医院的医务人员正在工作
图片来源|英国《自然》杂志网站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1 月 25 日报道,南非已有 77 例感染病例,博茨瓦纳已有 4 例。此外,中国香港也出现了 1 例与南非旅行直接相关的 B.1.1.529 感染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 11 月 26 日召开专家组会议,可能将 B.1.1.529 标记为受关注的变种,并以希腊字母命名(可能为 Nu)。有学者表示,目前尚不清楚 B.1.1.529 是否会比 Delta 变种更易传播,其在南非以外构成的威胁远未明确。研究者正在分析 B.1.1.529 逃避感染阻断抗体和其他免疫反应的能力,有望在两周内获得初步结果。
首次两种突变同时出现在一个毒株中
尽管基因组测序显示,迄今为止全球仅有3个国家和地区的共10个病例被确认感染了这种名为B.1.1.529的毒株,但它已经引起了科学家的「严重担忧」,因为这个新变异毒株出现了32处刺突蛋白突变,且其中的一些突变有助于病毒逃避免疫。
刺突蛋白是病毒的关键部分,新冠病毒通过它识别人体ACE2蛋白进入人体细胞,与此同时,现有的大部分新冠疫苗也是通过训练人体免疫细胞识别刺突蛋白对病毒进行攻击。刺突蛋白突变会影响病毒感染细胞和传播的能力,但也会使免疫细胞更难攻击病原体。
令科学家震惊的是,B.1.1.529新冠病毒变体包含了两个弗林蛋白酶切位点突变—— P681H(在Alpha、Mu、一些Gamma、 B.1.1.318变异毒株中曾出现过),以及N679K(在C.1.2中曾看到)。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病毒学家汤姆·皮科克博士在推特上称,这是他第一次看到两种突变同时出现在一个毒株中。他指出,这一新变异毒株的突变情况「非常可怕」,有可能「比此前所有新冠变异毒株都要可怕」,包括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德尔塔(Delta)毒株。相较之下,德尔塔毒株的刺突蛋白突变为16处。
世卫组织列入需担忧变种
《自然》杂志在报道中指出,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组将于当地时间11月26日召开会议,并为B.1.1.529变种分类:列为「需关注变种」(VOI)或「需担忧变种」(VOC)。「需关注变种」指可引起社区传播、传播集群,或在多国发现的变异病毒。一旦变异毒株出现传播力、毒力增强,或使现有检测、治疗方法、疫苗效果降低,其将被归为「需担忧变种」,比如「德尔塔」就属于「需担忧变种」。
德·奥利维拉在NICD的简报会上说,该变种可能会被命名为「拗(Nu)」——此前,科学家已经将新冠病毒变异毒株B.1.621(是一种「需关注变种」)命名为「缪(Mu)」。
据报道,B.1.1.529感染于11月11日第一次在博茨瓦纳被采集,该国目前已有3个相关确诊病例。3天后,11月14日,南非记录了全球首个B.1.1.529感染病例,另有5人已在南非确诊。
此外,香港也发现了1例。一名前往南非旅游的36岁男子,于10月22日至11月11日在南非逗留,返回香港时检测为阴性,但在11月13日隔离期间检测为阳性。科学家表示,香港的单一病例刚从南非旅行返回,这引发了人们对更多病毒可能已经通过国际旅行传播的担忧。
皮科克博士写道:「对亚洲的输出意味着,感染可能比目前基因序列检测得到的结果更为普遍。」此外,他还表示:「极其长的分支长度和难以置信的、惊人数量的刺突蛋白突变表明,B.1.1.529可能是真正的担忧(预测从大多数已知单克隆抗体逃逸)。」
或从艾滋病患者体内进化而来
今年6月份,在疫情相关的新闻里,曾有报道在216天的时间里,一名患有晚期HIV的南非女性体内的新冠病毒发生了32次突变,其中包括13次关键的刺突蛋白突变。当时,科学家便指出,南非纳塔尔省新冠病毒新变种频繁出现和该地区艾滋病的高流行之间可能存在着联系,该地区超过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是HIV阳性。
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所长弗朗索瓦·巴洛克斯教授表示,B.1.1.529变异毒株中的大量突变,显然是在一次「单一爆发」中累积起来的,这表明它可能是在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如未经治疗的艾滋病毒/艾滋病(HIV)患者慢性感染期间进化而来的。他说:「我肯定认为,通过中和相对于阿尔法或德尔塔的抗体,它很难被识别。」
巴洛克斯的说法,印证了科学家此前的担忧或已成为现实,即艾滋病毒和新冠病毒的「碰撞」可能会使根除新冠大流行的努力复杂化,晚期艾滋病患者可能成为新冠病毒突变的一个来源,甚至「成为全世界变异病毒的工厂」。
或能逃避疫苗引发新变种
科学家们目前正在深究该变种的特性,例如它能否逃避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以及相对其他变种,它是否会引发更严重症状。
例如,约翰内斯堡大学的病毒学家彭妮·摩尔领导的团队正在测试新变种在逃避疫苗和先前感染获得的免疫力方面的潜力。她们计划测试病毒逃避感染阻断抗体以及其他免疫反应的能力。摩尔表示,这种变体在抗体识别的刺突蛋白区域中存在大量突变,可能会降低抗体的效力。甚至从计算机模型中可以看出,B.1.1.529可以躲避免疫系统T细胞的攻击。她的团队希望在首批结果在两周内「出炉」。
英国牛津大学病毒进化研究专家阿瑞斯·卡祖拉基斯说:「棘手的问题是要弄清楚它是否会降低疫苗的有效性,因为其包含有如此多的变异。」
病毒丨图虫创意
南非研究人员还在监测新变种在全球传播的潜力,比如其是否会引发新的感染潮,或加剧目前由德尔塔变种引发的疫情。他们表示,到目前为止,B.1.1.529对南非以外地区造成的威胁还很不清楚。不过,德尔塔变种肆虐的国家应该关注这一新变种。
我国疫苗专家陶黎纳医生认为,这种变异对基于S蛋白的所有疫苗(所有现役的mRNA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的效果,肯定会产生理论上的负面影响。至于实际影响有多大,有待实证检验。灭活疫苗不仅仅含有S蛋白,如果要受到影响,理论上也比基于S蛋白的疫苗受到的影响要小些。我国的重组蛋白疫苗,基于S蛋白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RBD蛋白研制,所以与S蛋白疫苗有区别。由于RBD蛋白是病毒与人体细胞结合的关键蛋白,其变异度太大,会直接影响病毒的感染能力,相当于自废武功。所以,即便S蛋白疫苗对B.1.1.529变异株的效果下降,那么还可以期待RBD蛋白疫苗。
目前,有关该毒株的信息以及病例还比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传播性不强,因为新的毒株在一开始传播时,会由于「奠基者效应」,以及与其他毒株的竞争,很难看出其高传染性,一旦打破瓶颈其会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所以密切监测非常必要。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玛 雅
审核:治 鑫
通联:吴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