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与资讯
发布日期:2021-09-26 23:57:22 来源:中国卫生学术与艺术网 阅读量:
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成果,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传承和推广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与中医药密切相关的内容和方法,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雷允上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支持的“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与推广座谈会”于2021年9月25日在京举行。人民英雄、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张伯礼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雷允上药业集团副总经理王恒斌,中华中医药学会部分分支机构专家,以及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代表出席座谈会并做研讨。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孙永章主持。
人民英雄、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张伯礼教授讲话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人民英雄、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张伯礼教授在讲话中指出,扎实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作为常态化工作的一部分,解放思路,有序开展;应在大力弘扬非遗文化的同时,重视中医哲学内涵,强调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非遗项目传承推广为契机,提升中医药的社会认可度,使更多有志者投身中医药事业,促进中医药文化普及与交流;应重视民间技艺,将抢救与保护原创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做好记录、梳理、研究和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帮助其挖掘社会功用,形成成果,科学评价。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制剂代表性传承人,张伯礼院士呼吁,让中医药文化融入血脉,坚定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讲话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在讲话中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在中医药事业迎来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的同时,我们要明确目标,确立工作原则,使中医药非遗项目得到科学、规范、有效的保护;发挥学会智库优势,完善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完善标准化体系和传承人队伍培养,提升保护、传承水平;加大传播普及力度,弘扬中医药非遗文化内涵,主动将中医药非遗发展融入国民教育、产业开发、对外交流等国家战略,使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国民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雷允上药业集团副总经理王恒斌讲话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孙永章主持座谈会
会上,中华中医药学会师承继教部周艳杰主任介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推广方案”。学会立足行业,传承非遗、学以致用,在对现有中医药非遗项目进行征集的基础上,认真梳理,筹建专家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个性化传承推广方案,搭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传承平台。平台将设立中医药诊疗方法、手法操作、制剂工艺三种保护模式,以促进图书出版,举办专题会议、继续教育项目、专项培训、展销会、交流会、招商会等形式推动中医药学术传承与文化传承。
中华中医药学会师承继教部周艳杰主任、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发言
座谈会上,陆氏针灸疗法代表性传承人吴焕淦、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代表性传承人严蔚冰、山东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代表性传承人于娟、中国宫廷医学代表性传承人张京春、朱氏内科疗法代表性传承人朱为康、赵氏雷火灸代表性传承人张丽、六神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英杰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介绍,就中医药非遗发展现状和传承情况进行了充分交流,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人培养、非遗资源库建设、项目开发利用及对外交流等展开研讨。
中华中医药学会分支机构专家代表发言
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主任委员李秀惠、肺系病分会主任委员张洪春、医院药学分会主任委员曹俊岭、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曹建春、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李平、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吴力群、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赵瑞华等分支机构专家对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推广方案提供了合理化建议。专家们提议,充分利用学会影响力、调动专家学术资源,搭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传承平台,做好顶层设计,服务中医药及民族医药学科建设,研究制定非遗传承与推广方法路径,做好标准化建设与科学评价,助力经济发展。
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加强对传统医药知识体系和特色技艺、方法的有效保护,促进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利用,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重要实践。扎实推进中医药非物质文化建设,应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谋划,努力提升理论自信、学术自信和文化自信,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 编辑:玛 雅
审核:治 鑫
通联:吴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