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报道》栏目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融媒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唯一学术与艺术融和的网站

协办单位:

* 皖南医学院 * 扬子江药业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齐鲁制药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山东省青州市人民医院

协办单位:

* 皖南医学院

* 扬子江药业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齐鲁制药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山东省青州市人民医院

微信号

公众号

宣传合作:18766191639

微信号:zgwssygl

投稿邮箱:zgwsxsyys@163.com

会议与资讯

会议与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会议与资讯 >

王水平在《半月谈》发表文章:疫情冲击,须系统思维应对

发布日期:2021-07-11 23:57:22 来源:中国卫生学术与艺术网 阅读量:

微信图片_20210711235810.jpg

王水平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

当前,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蔓延,疫情严重冲击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应对?要秉持系统思维,重点发力。
——筑牢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公共卫生体系安全基石。此次全民战疫的实践充分说明,公共卫生事业将会是今后重要的民生与社会事业。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关键在于构建起高质量的健康服务体系、高效能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高水平的公共健康人才培养体系三大支柱。
构建高质量的健康服务体系,意味着要针对疫情防控救治中暴露出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短缺、服务供给主体和内容单一、资源配置失衡等短板下大力气,不断提升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可负担性和可推广性。
构建高效能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要立足以防为先,统筹考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治救援、医疗物资保障等环节,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切实破解“重医轻防、只治不防”或者“只会防、不善治”的困境。
人才队伍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疫情的应对防控,往往需要具备医学、法律、管理、人文等多学科背景的公共卫生专门人才。今后要加强高层次、复合型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并探索建立疾控、临床和科研的协同教学机制和平战结合的协调机制。
——构建疫情防控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从历史上看,大流行病往往最能检验社会治理体系。将人民群众的需求内化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驱动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在这次疫情大考中经受住了考验。
当前,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频发、多发期,维护公共安全任务重要而艰巨。未来,应聚焦社会治理方式的专业化、规范化和智能化,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治理渠道,健全容错纠错和激励问责机制,破解基层治理“条块矛盾”及“碎片化”问题,构建疫情防控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公共安全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不能忽略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要坚持早发现、早研判、早报告、早处置、早解决的原则,将“互联网+”系统融入应急预案,加快科技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建设,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公共安全的融合,提升治理数字化水平,实现人、财、物、制度的协同有序,努力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切实增强防风险的预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
——建立疫情防控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思维。疫情防控要“硬”,经济发展要“稳”,今后更要坚持系统思维,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还在于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序推动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酒店宾馆、餐饮服务、文化娱乐等公共消费场所复工复市,充分释放疫情期间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需求,并催生出新型消费。
未来,还要牢牢把握大健康产业重要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健康产业总体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但占GDP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大力培育绿色消费、康养消费等新兴业态新增长点,加快实现中医药产业现代化,进一步创新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构建良好互联网健康生态,提升健康服务能力,提高全民健康福祉。


来源:江西卫生健康
 编辑:玛 雅
审核:治 鑫
 通联:吴 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