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报道》栏目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融媒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唯一学术与艺术融和的网站

协办单位:

* 皖南医学院 * 扬子江药业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齐鲁制药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山东省青州市人民医院

协办单位:

* 皖南医学院

* 扬子江药业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齐鲁制药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山东省青州市人民医院

微信号

公众号

宣传合作:18766191639

微信号:zgwssygl

投稿邮箱:zgwsxsyys@163.com

读书-智慧-分享

读书-智慧-分享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书-智慧-分享 >

徐州医科大学:赤脚医生博物馆里记录中国基层医疗事业变迁

发布日期:2021-11-25 00:50:56 来源:中国卫生学术与艺术网 阅读量:

中国江苏网11月16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焦勇 李文文)“出诊愿踏千层岭,采药愿找万丈崖,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新中国成立之初,百病丛生,缺医少药,“赤脚医生”应时而生,他们扎根基层,为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为世界初级卫生保健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2.jpg

为了纪念赤脚医生的贡献,传承赤脚医生的奉献精神,徐州医科大学广泛征集文物史料,建立了国内首家赤脚医生博物馆。该博物馆以赤脚医生发展史为轴,真实再现了赤脚医生的鲜活人物形象,从赤脚医生、合作医疗、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三个层面,细致梳理了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生发展,系统回顾了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变迁。

手电筒清凉油 赤脚医生医心诚

赤脚医生的叫法,首次在上海市川沙县江镇公社出现。1965年夏,公社开始办医学速成培训班,绝大部分学员都是贫下中农子弟,学的是一般的医学常识,以及对常见病的简单治疗方法。

在第一批学员中,有一个叫王桂珍的女社员,在经过四个月的培训后,她被安排在江镇公社当卫生员,可她没有选择待在卫生院等农民上门治病,而是背起药箱,走村串户甚至到田间地头为农民们治病。到了农忙时,她也和众人一样,卷起裤腿,赤脚下田参加农业劳动。于是,“赤脚医生”的称号渐渐地在农民中自行叫起来。

1.jpg

2020年12月5日,徐州医科大学“赤脚医生”博物馆开馆,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王桂珍受邀来到博物馆,并捐出了珍藏多年的学习笔记、诊疗工具、荣誉证书,还有手电筒、清凉油瓶等当年生活用具。

徐州医科大学校长郑骏年表示,“在新中国基层卫生事业发展进程中,赤脚医生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为中国基层卫生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必将被铭记,他们扎根大地、医心赤诚的精神值得被新时代的医学学子铭记传承。”

草编鞋竹背篓 合作医疗惠农家

在赤脚医生博物馆的展橱中,陈列着一双来自湖北省大山深处的草鞋,“合作医疗之父”覃祥官生前曾穿着它走乡串户、翻山越岭为老百姓解除病痛。

被誉为“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之父”的覃祥官自幼家境贫寒,1964年,他所在乐园公社党委送他到中医进修班学习,学成归来后,担任公社卫生所医生。那时的他切身感受到农民无钱治病的痛苦,好多人“小病拖大,大病拖垮”,面对这些难题,覃祥官建议组织起来实行合作医疗,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和疾病作斗争。

他穿着草鞋,背着背篓,深入田间日复一日地重复“上山种药采药、下乡为村民看病”的生活。为了建立合作医疗制度,覃祥官带领农民以 “三土”(土医、土药、土药房)“四自”(自种、自采、自制、自用)为特点,在村卫生室和村民小组开辟药园,种植大量常见中草药。

3.jpg

此举减少了合作医疗经费的开支,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实现了“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做到了“出钱不多,治疗便利;小病不出寨,大病不出队”,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覃祥官的妻子称,丈夫留给她最深的印象就是“马灯当电筒,草鞋当摩托,蓑衣当雨伞,一守病人就是几天几夜。”

随后这一制度得到了大力推广,为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提供了便利。截至70年代末,合作医疗发展达到高峰,全国95%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

建展馆搭平台 博物馆里传精神

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是中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一页,为中国乃至世界卫生事业都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政府开展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大力倡导通过规范化培训、基层在岗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生定向培养、提升基层在岗医师学历层次等方式,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

徐州医科大学建设赤脚医生博物馆,搭建世界基层卫生事业交流发展平台,构建医学生培养和医务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传承医学文化。

徐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夏有兵认为,作为医学院校,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弘扬这种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精神,涵养学生的为党、为国、为民情怀,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秉承“中国医学精神”,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为健康中国、健康世界而奋斗。

4.jpg

目前,学校已成立赤脚医生博物馆党支部,利用馆藏资源,对在校学生开展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培训学生讲解队伍,为国内外专家、广大市民、中小学生讲述赤脚医生的先进事迹,让广大同学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作为徐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医德医风教育基地,江苏省新中国医学史教育基地等,接下来,徐州医科大学赤脚医生博物馆将进一步发挥教育、交流、服务等功能,挖掘赤脚医生精神内涵,传承中国医学精神,助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学人文事业发展。


源:中国江苏网
 编辑:玛 雅
审核:治 鑫
 通联:吴 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