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报道》栏目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融媒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唯一学术与艺术融和的网站

协办单位:

* 皖南医学院 * 扬子江药业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齐鲁制药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山东省青州市人民医院

协办单位:

* 皖南医学院

* 扬子江药业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齐鲁制药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山东省青州市人民医院

微信号

公众号

宣传合作:18766191639

微信号:zgwssygl

投稿邮箱:zgwsxsyys@163.com

读书-智慧-分享

读书-智慧-分享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书-智慧-分享 >

“为了生儿子打十几胎”:她们到底中了什么毒!

发布日期:2021-11-24 01:10:43 来源:中国卫生学术与艺术网 阅读量:



昨天在网上冲浪的时候刷到一个视频。

视频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句话“不是重男轻女,谁不想儿女双全”。

视频文案已经让我足够迷惑,结果等点开评论区一看。

好家伙,直呼好家伙!

真是应了那句歇后语——小刀拉屁股,开眼了。

实实在在想不通,都这个时代了,怎么还有人在重男轻女?


01

这是一个宝妈妈在某个视频平台发布的视频。

喜得三胎,原本是个值得庆贺的事情,但是从她的话里却看不出一点高兴的心情。

相反,是满满的自责和遗憾。

“拼了三次,最终还是没能凑成一对:好”

“不是重儿轻女,谁不想儿女双全”

儿女双全?这难道就是“新型的重男轻女”另一种说法?


不仅如此,这位宝妈甚至还发表了“感觉自己好没用,一肚子的女儿”这样的迷惑感慨。

但凡上过生物课,稍微有点生物知识的人都知道,生男生女是由受精卵中的一对性染色体决定的。

性染色体则直接取决于男性的精子细胞种类。

简单来讲,生男生女是由男方决定的,和女方的关系真的不大。

“自己只能生女儿”这种观点,纯粹的无稽之谈。


这还不算完。

等点开下面的评论,里面的回复看了让人分分钟梦回大清。

“为了生儿子打十几胎,现在终于儿女双全了。”


打了十几胎就为了生个儿子,大清已经亡了,你家还有什么皇位要继承吗?


还有人在回复表示“儿子对我不好,我也愿意。”

惊叹号三连,简直令人窒息。

是太过无知还是冷漠至此,不知道她的女儿听了又会作何感想?


翻看一众网友们的窒息言论,带来一股浓厚的穿越气息。

原本以为重儿轻女在年轻这一代算是大致结束了,但是现实状况却远远并非如此。

脑海里突然又浮现了那部炸裂三观的电视剧《娘道》。

其中有句堪作名场面头把交椅的台词:

“你让他们拿刀把我独自豁开,把孩子拿出来,别管我!”


02


记得之前看到一个新闻,贵州贵阳的陈先生夫妇,俩人在妻子怀孕后到社区医院进行建档。

在建档的过程中和工作人员闲聊,得知可以花3500元可以对胎儿性别进行鉴定。

已经有两个女儿的陈先生夫妻俩在一番考虑后,决定对胎儿性别进行鉴定,同时将鉴定费用砍到3000元。


6月1日,工作人员对陈先生夫妇给出了三胎为女儿的鉴定结果。

并得到了“零差错”、“准确率100%”的保证。


在得知鉴定结果后,夫妻俩决定趁着月份小,去做引产手术。

于是7月22日,陈先生和妻子去医院做了引产手术。

但,人生真的很奇妙,你永远不知道女儿和儿子哪一个先来。

当胎儿被引产出来后,夫妻俩才发现孩子的性别竟然是“男孩”!

人总要为自己的愚蠢选择承担相应的后果。


对此,工作人员给出的说法是“孩子还未成型,从肉眼上无法判断出胎儿的性别”。

提出了退还鉴定费用,并赔偿5000元。

陈先生夫妻俩对这个结果无法接受,最终选择报警。


要知道,我国明令禁止非医学需要对胎儿性别进行鉴定。

一边是从医者无底线地知法犯法,一边是夫妻俩赤裸裸地重男轻女。

到头来,受到最深伤害的是那个还未睁眼看一看世界的小生命啊!

亲手给了一个人生命,又亲手剥夺他的生命,多么残忍。

当生孩子这件事情都开始变得功利的时候,又是何等的悲哀!


还记得前段时间很火的贺军翔在媒体采访时的“翻车言论”吗?

“确定是儿子再生” 
“七八周就可以确认性别”
“如果真的是女儿,可能就不会想生”

种种措辞让贺军翔老派偶像的滤镜碎了一地,妥妥地一个油腻中年男。



即使后来他在微博公开道歉, 表示自己只是希望儿女双全,但也无济于补。

早年间的为了避免孩子是处女座让老婆提早剖腹产、“孩子能生几个就生几个”的举动和言论也被扒出。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但相比较于男性的“想要儿子”,更可怕的是来自女性的重男轻女。


03


我一直记得在抖音刷到的这个视频:

“不是你奶奶爸爸重男轻女,而是你妈妈重男轻女。”


事实却表明,这并不只是一个家庭的悲剧。

在某红书上大部分用户都是女性,而在几乎关于怀孕的贴子下面,都有一个特色活动——“接男宝”、“翻盘生儿子”。

目的是为了借好运,自己也能生个男宝宝。


孕妈妈们对于生男宝宝的热情,分外高涨。


甚至还有人把生孩子当成一项任务,生了儿子后表示自己可以“从此封肚”。

女人活着的价值,难道就是为了生出儿子吗?

女人这一辈不生儿子难道就低人一等?

比男性物化女性更可悲的是,女性的自我物化。


这些发贴的人都是80后、90后。

重男轻女没有亡。

《中国妇女报》也曾发文分析过这种现象,“接男宝”也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而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现实痼疾:

陈腐的“求儿子”观念来自重男轻女的文化积习,也来自现实痼疾。

在某些地方,某些资源和机会的分配还得附属于其所属的性别。

当“外嫁女”不时失去土地、集体经济的收益,当性别成为就业及职场发展的桎梏,当物化女性矮化女性成为一种习惯……

于是,她们甘愿妥协。
这才是可怕的地方。


此前,有一位名为“招娣”的女孩儿成功改名,这个报道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

那些叫做招娣、来娣、盼娣的女孩们,她们身上背负着的是父母对于儿子的热烈期盼。

当她们勇敢改名,也就意味着对这些沉疴顽疾的“宣战”,值得我们的敬意和掌声。


当我们意识到了这些不公平时,拒绝沉默,也不要麻木。

因为我们还有一段不短的路途要前行,并且还有很多的努力要去做。

作为独立的女性,我们所有的坚持和等待都不是为了被当作传宗接代的工具。

这种情况,就让它终止在我们这一代吧。

来源:枕边阅读
 编辑:玛 雅
审核:治 鑫
 通联:吴 静



友情链接: